陈传席,1950年9月生于山东,江苏徐州人。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、文学院,获博士学位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博导,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、特殊贡献专家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、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。
他已出版学术著作:《陈传席文集》(10卷),《中国山水画史》(30版,并被译为五国文字),《悔晚斋臆语》(学术散文,已28版),《六朝画论研究》(已28版,并被很多国家学者引用,被公认为学术性最高的著作),《中国绘画美学史》(20版),《中国紫砂艺术》,《鹤与鹰——中西文化的碰撞》等。国家图书馆藏有他的著作300余本(包括再版),被国内外很多年轻学者称为“现代美术史研究之父”。

《隔水山高》
神于好、精于勤、成于悟
文/陈传席
凡一艺之成者,必过三历程,始则神于好,中则精于勤,终则成于悟。
好之者,自其性分中有之,非他人强加之也。齐白石、黄宾虹、傅抱石、潘天寿辈,父祖兄弟皆不好画,周遭之人亦不好画,其人独好之,非神欤?若好而不勤,则技不精,术不佳,于成亦无望也。悟者虽根于性,然非历好之,勤之,学而时习之,探索之,研究之,“众里寻她千百度”,不可得也。能悟其道而知其理者,则一超而入如来境也。
好之者众,勤之者亦人人能之,惟能悟之者鲜。故成大家者亦鲜。

《白云深锁沂蒙山》
中锋与八面锋
文/陈传席
令人论作画,有专主中锋,且谓非全用中锋者,不足成大家。
余曰:此胶柱鼓瑟也。且宋元以降,大家作画,专用中锋者鲜。关仝、范宽之画,为众所周知。皆中侧锋并用。元之倪云林为文人画之顶,其画山石,笔笔侧锋。浙派、武林派作画,几不用中锋。“四僧”“八怪”、徐渭、龚贤、“金陵八家”“新安四家”,凡大家作画,情之所见,八面锋齐至。沈石田云:“八面锋一齐都来,尚了不得,如何说中锋?” ①今人傅抱石、陈子庄、潘天寿、李可染作画用笔,皆不为中锋所囿。林风眠用笔则无锋可究,皆一代大家也。齐白石亦云:“凡苦言中锋使笔者,实无才气之流也。” ②
然余非恶中锋也。余自作书画亦喜用中锋。余恶专主中锋不可一笔出中锋之论者也。
注释:
①“中锋、侧锋、藏锋、露锋、实锋、虚锋、全锋、半锋,似乎锋有八矣。见《刘熙载集·艺慨·书概》,第 178 页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。
②白石语,见《齐白石画法与欣赏》,第 102页,胡佩衡、胡橐编著,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 年版。

《溪山仙馆》
简与繁
文/陈传席
齐白石小品极简,其美甚矣。
黄宾虹山水极繁,其美甚矣。
刘禹锡《陋室铭》、王安石《孟尝君论》,皆寥寥数语,千古不衰。《红楼梦》百余万言,风靡宇内。
恽南田曰:“如于越之六千君子,田横之五百壮士,东汉之顾厨俊及,岂厌其多。如披裘公,人不知其姓名,夷叔独行西山,维摩诘卧毗耶,惟设一榻,岂厌其少。双凫、乘雁之集河滨,不可以繁简论也。”①
方薰云:“李(成)、范(宽)笔墨稠秘,王(洽)、米(芾)笔墨疏落,各极其趣,不以多寡论也。画法之妙,人各意会而造境,故无定法。” ②
注释:
①《南田画跋》。
②《山静居画论》。

《苍茫云海间》

《千峰翠色》

《尘事不相关》

《闻道此中可遁跡》

《遣怀山水》

《边境小景》

《人北望 雁南飞》

《远望》

《虎溪三笑》

《家山南望》

《逍遥》

《梦魂常绕桃花源》

《孤舟夜泊江南客》

《心事付与大江知》

《为寻静雅情 故向山中行》

《灵山协德》

《江山独钓图》

《萧然忘羁》

《梦里故园秋》

《峰映松色》
(图文源自网络-中国题字网整编)
有喜欢先生书画作品随喜结缘,可按需定制收藏和题字题匾。免费咨询参谋:18601038119(微信:tizi568)。
【专业务本·诚信立道·品质唯尚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