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书写在书法作品正文、画面的前边的文字称为“题”,书写在后边的称为“跋”。清代学者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·足部》的注释中写道: “题者,标其前;跋者,标其后。”
款识的历史更加久远。商周时代的钟、鼎等铜器上面已经镂刻文字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中写道:“……今比鼎细小,又有款识,不宜荐于宗庙。”颜师古注解说:“款,刻也; 识,记也。”关于款识的含义,《通雅》卷三十三所引用的资料还有三种解释: 一,款是阴文,是凹入的字款;识是阳文,是凸出的字迹。二,款在器物的外部;识在器物的内部。三,器物上的花纹图案称为款; 器物上的篆体文字称为识。
下款中的书写日期历来的写法十分复杂,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。
古代多数书法家按照惯例书写当朝皇帝的年号。例如,宋代大学者苏轼有一件作品的下款是:“元丰三年端阳月八日眉山苏轼于净因方丈书之”,这里的元丰就是当时宋神宗赵顼的年号,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。
有的下款在书写当朝皇帝年号的同时把干支年分别地写上。例如,宋代米芾有一幅作品的下款是: “绍圣丙戌莫春与周仁熟试赐茶书此乐章米元章”,这里的丙戌就是干支年分,绍圣丙戌就是公元1106年。
有的下款只书写干支年分。例如,明代的陈淳在一幅作品中的下款写道: “壬辰夏日书旧作元宾一笑陈淳”,这里的壬辰即公元1532年。
中国古代记年、月、日、时的天干、地支名称顺序是:
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按顺序搭配,每六十年循环一次,称为一个“甲子”。对于每个天干、地支还有一些另外的称呼,因为在书法作品题款中很少使用,这里就不罗列了。
每年中的四个季节过去有一些不同的称呼。例如:
春季——青阳、苍天、阳春、芳春、艳阳、阳中、三春、九春
夏季——朱明、昊天、朱夏、长赢、三夏、九夏
秋季——白藏、旻天、金秋、素秋、商秋、高商、商节、素节、金天、三秋、九秋
冬季——玄英、上天、安宁、寒冬、三冬、九冬
每年中的十二个月过去也有一些不同的称呼。例如:
一月: 正月,元月,春王,孟春,肇春,端春,早春,初春,上春,端月,征月,初月,泰月,三正,三微月,三之日,孟阳,春阳,初阳,首阳,杨月,陬月,孟陬,十三月,寅月,新正,夏正,月正,开岁,献岁,肇岁,芳岁,华岁,岁岁,太簇(亦作大簇、泰簇)。
二月:仲春,仲阳,如月,杏月,丽月,令月,花月,中春,甜春,酣春,四之日,花朝,卯月,竹秋,大壮,仲钟,夹钟。
三月:季春,晚春,暮春,末春,杪春,嘉月,蚕月,花月,桃月,寎月,夬月,桐月,桃浪,雩风,小清明,樱笋时,稧月,辰月,姑洗,莺时。
四月: 孟夏,首夏,初夏,维夏,槐夏,仲月,梅月,阴月,乏月,槐月,正阴,纯阴,麦月,麦候,麦序,麦秋,麦秋月,余月,清和月,巳月,中吕,仲吕,朱明。
五月: 仲夏,超夏,恶月,天中,郁蒸,小刑,鸣蜩,中夏,榴月,蒲月,端阳,皋月,午月,蕤宾。
六月: 季夏,晚夏,暮夏,杪夏,荷月,季月,暑月,且月,极暑,伏月,焦月,精阳,组暑,溽暑,未月,林钟。
七月: 孟秋,初秋,新秋,上秋,肇秋,首秋,早秋,兰秋,瓜时,凉月,相月,巧月,霜月,兰月,瓜月,申月,初商,夷则。
八月: 仲秋,正秋,挂秋,竹小春,大清明,桂月,壮月,获月,酉月,仲商,南吕。
九月: 季秋,晚秋,暮秋,杪秋,凉秋,穷秋,菊月,咏月,玄月, 朽月,青, 季白, 霜序, 暮商,季商,杪商,戌月,无射。
十月: 孟冬,初冬,上冬,开冬,良月,吉月,坤月,阳月,小春月,正阴月,亥月,小阳春,应钟,霷月。
十一月:仲冬,中冬,葭月,畅月,辜月,子月,龙潜月,黄钟。
十二月:季冬,严冬,残冬,末冬,穷冬,暮冬,杪冬,腊冬,严月,腊月,冰月,蜡月,除月,涂月,萘月,嘉平月,梅月,三八月,丑月,星回节,穷节,大吕,三人月。
按照我国传统习俗,每年有不少节令:
正月初一:正朝,三朝,元春,元朔,元正,元日,元旦,元辰,三元,改旦,履端,履端之始。
正月初二: 履端二日。
正月初三: 履端三日。
正月初四: 履端四日。
正月初五: 履端五日。
正月初六: 履端六日。
正月初七: 履端七日,人日。
正月初八:履端八日,榖日,榖诞。
正月初九: 履端九日。
正月初十: 履端十日。
正月十五:上元,元宵,元夜,元夕,灯节。
二月初一: 中和日。
二月十二: 花朝,百花生日。
立春后第五个戊日: 春社日。
三月初三:重三,上巳,三巳,禊日,修禊日,上除,令节。
四月初三: 展上巳。
四月初八: 浴佛日。
四月十九: 浣花日。
五月初五:端午,端阳、端节;蒲节,天中节,午日。
夏至: 长至日。
六月初六: 天贶节。
七月初七: 七夕,星节,乞巧带。
七月十五:中元,盂兰盆会节。
八月初五: 天长节。
八月十五: 中秋节。
八月十八: 潮头生日。
立秋后第五个戊日: 秋社日。
九月初九: 重阳,重九,菊花节。
冬至: 亚岁,短至日。
十月十五: 下元。
十二月初八: 腊日。
十二月二十四:交年,媚灶日。
十二月二十九: 小除夕。
十二月三十:大除夕,除夕,守岁。
每月初一称初“朔”,“旦”,“额”。
每月初三称“朏”。
每月十五日称“望”。
每月十六日称“既望”,“望后”。
每月末日称“晦”。
每月初一至十日称“上浣”亦作“上瀚”。
每月十一至二十日称“中浣”亦作“中瀚”。
每月二十一至三十日称“下浣”亦作“下瀚”。(据记载,从唐朝开始朝廷每十天放假一天,让官吏洗涤整理衣服,所以叫“浣”。)
每年清明节前一至二日为“寒食节”。
按照我国农事传统,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:
立春(正月节)——公历2月4日或5日
雨水(正月中)——公历2月19日或20日
惊蛰(二月节)——公历3月5日或6日
春分(二月中)——公历3月20日或21日
清明 (三月节)——公历4月5日或6日
谷雨(三月中)——公历4月20日或21日
立夏(四月节)——公历5月5日或6日
小满(四月中)——公历5月21日或22日
芒种(五月节)——公历6月5日或6日
夏至(五月中)——公历6月21日或22日
小暑(六月节)——公历7月7日或8日
大暑(六月中)——公历7月23日或24日
立秋(七月节)——公历8月7日或8日
处暑(七月中) ——公历8月23日或24日
白露(八月节)——公历9月7日或8日
秋分(八月中)——公历9月23日或24日
寒露(九月节)——公历10月9日或10日
霜降(九月中)——公历10月23日或24日
立冬(十月节)——公历11月7日或8日
小雪(十月中)——公历11月22日或23日
大雪(十一月节)——公历12月7日或8日
冬至(十一月中)——公历12月21日或22日
小寒 (十二月节) ——公历1月5日或6日
大寒(十二月中) ——公历1月20日或21日
十九世纪中叶以来,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广泛深入,中国人在许多场合越来越多地使用公历纪年。一九四九年以来,为了便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,也为了我们自己使用的方便,国家正式决定采用公历纪年。几十年来已经被中国人普遍接受了。
可是,至今采用公历纪年的书法家仍然比较少。这也许与至今书法创作、欣赏中普遍存在的尚古风气有关。这里应该说明的是,当今继续使用干支纪年,使用农历或异称记月、日,与整个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越来越脱节。实际上,真正懂得古代纪年方法的人越来越少,甚至在书法作者中,真正熟悉、能够比较全面掌握古代纪年方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。所以,适当了解我国古代书法家的纪年、月、日方法是必要的,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理解的,而在书法创作中应该逐步提倡普遍使用公历纪年,这是书法艺术与现代观众文化心理相适应的一个方面,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。我们应该认识到,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在书法作品中使用公历纪年实现得缓慢一些,这种情况是应该改变的,也是必将会改变的。
有的作者在下款中署明自己的年龄,特别是年老的作者署明年龄的比较多。一些年龄的说法是:
十五岁,又称为志学。
三十岁,又称为而立。
四十岁,又称为不惑。
五十岁,又称为知命。
六十岁,又称为耳顺、华甲。
七十岁,又称为从心、古稀。
七秩,指从六十一岁到七十岁。
八秩,指从七十一岁到八十岁。
也有的老人直接写出自己的岁数,下面缀一个“翁”或“叟”字。如果是女性作者似应缀一个“媪”或“妪”字,不过这种写法极为少见。
题款应该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应长则长,应短则短,力求自然巧妙。
题款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与正文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题款与正文应该协调统一,组成为一幅完整有机的、具有生命力的书法艺术作品。